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 正文内容

阅读散文有什么经验吗(如何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sdhklory7E43周前 (05-24)美文5

一、散文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散文因其独有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教材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怎样充分发挥散文在教学中的价值,怎样教就显得非常重要。散文如何进行阅读教学?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散文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一、散文教学要选好突破口

散文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是个人独特感受的独特表达。它篇幅短小、取材广泛、结构灵活、表达自由,被人称为具有强烈感情的“文学小精灵”。由于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灵活的文体,因此,散文显得丰富多样。正如散文作家秦牧所说:“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了银光闪闪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了余音袅袅的洞箫,有的像明净无尘的水晶,有的像色彩鲜明的玛瑙……”散文应该怎样教,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教的方式不一样,带来的效果自然不一样。因文而教,因生定教是一个重要原则。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的阅读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我们教学文学作品的总纲。散文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课标的要求也适用于散文。因此,在领会这一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散文作品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和已有知识确定具体教学方式。

散文教学点很多,从哪里入手?怎样入手才有效?这是教学散文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关键是根据文中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来选好突破口。怎样教学《散步》,不同的老师选择的突破口是不一样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教学《散步》,采用关键词语教学方式切入,聚焦“我们”“田野”“散步”三个词语,展开对文本的学习,抓住了文本的关键信息,辐射了全文内容。用“聊一聊‘我们’”、“聊一聊‘田野’”、“聊一聊‘散步’”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文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快乐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们也可以抓牵动全文的句子或词语来切入。比如,我们可以抓住文章最后一段的“我妻子背上的同我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整个世界”一词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来带动全文的学习。由“整个世界”引导学生从三个板块进行学习和探究,即“整个世界”中的人、“整个世界”中的事、“整个世界”中的情。这样教学,思路清晰,既能由此牵动全文学习,又抓住了核心内容。在同课异构中,汪洋老师教学《端午的鸭蛋》,从自己初读文本时的三个疑惑切入:(1)小小鸭蛋值得写这么长的文章吗?(2)文章不够感人,没有深情。(3)语言平淡无味。由此疑惑切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并通过多次诵读,深入其中,改变了初读的印象,重新认识了文章,品出了味道。这样的切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有助于带动文本的阅读。

二、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情感体验中

文章总是要表达情感的,而散文更突出。散文是作者情感的栖息地,倾泻的场所。孙绍振教授说:散文天生就是抒情的。散文教学,从某种角度说,情感始终是核心、是灵魂,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散文,应教会学生品味文中的情感,在语言的把玩中,让文中感情的清泉流进学生的心田,真切地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情景,咀嚼细节,细细体会文中蕴含的滋味,触摸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去把握文中的情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如教学散文《端午的鸭蛋》,可以带领学生到文中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对高邮家乡的那份浓浓的乡情,体会作者对家乡鸭蛋的那份深深地眷念之情。在《中语参》举办的同课异构特级教师展示课中,山东莱芜市特级教师于立国老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不是停留于一般的整体感知和一般的分析,而是让学生进入文中特定的情境中去体会,针对具体的句段和词语,挖掘了文中的情感,品出了鸭蛋的味道。廖俊艳在教学《老王》时,注意从“演读孤苦”“品读痛苦”“洞察善良”“研读善良”“疑读善良”等方面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体会情感。

三、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教学不是盲目的设定教学要求,也不是老师只根据教参的要求和教材上的课前提示进行教学。目前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中解决的只是老师的问题。老师的问题解决了是不是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心存的疑惑怎么办?在这方面老师往往考虑不多。作为散文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独自阅读的基础上质疑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聚焦问题,师生共同来解决。这就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中语参》举办的同课异构课上,廖俊艳老师在教学《老王》时,开头采用质疑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廖老师一开始就针对文中结尾的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向学生提问:“这个句子中哪些词有提问的价值?”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由这个句子引出了自己的疑惑:“作者为什么要对老王愧怍?”“作者做错了什么事要让自己愧怍?”然后师生一起来质疑“愧怍”。这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借助学生的问题带动全文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如果以此展开对文本的.探究,其教学价值很大。但遗憾的是教师随后放弃了学生生成的问题,而是出示多媒体自己课前预设的与学生相近的问题,接下来按照预设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思路向前推进,消减了课堂生成所带来的教学价值。如果后面的教学,能够围绕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去展开,走进文本,在推进中不断地生成新问题,学生的思维就能真正激活,教学的针对性就更强,教学的效益就会更大。

四、让学生原汁原味去阅读散文

散文作为一种美文,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出独自的味道。可以让学生不带着一种框架,倾向性的要求去阅读,而是带着原有的认知,阅读的积淀,生活的经验,自己在读中去发现。教学散文可以不只停留在常规的教学方法上。要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变换不同的教法,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和角度去体验作品。读出他们自己未曾读出的内容;感受他们自己未曾感受过的情感内容;思考蕴含其中的独有思想。借助阅读,发现散文的构思美,发现散文的语言美,发现散文的表达美,发现散文的情感美,发现散文标题价值。

比如,学习散文《老王》,引导学生在自读中去发现作者为什么要去同情老王?为什么要“愧怍”?作者若干年后写这篇文章,除了“愧怍”外,还想告诉我们什么?文中为什么要写旁人说老王“年轻时不老实”来揣测老王?作者又写邻居对老王不闻不问有没有深意?有没有唤醒人们关心底层的人?有没有强调一种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心灵吐露?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共生问题,互动解决,其效果大大强于学生被动的思考。

原汁原味的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其内在的阅读潜能,让学生在学习散文中获得多角度、多层面的收获。如果我们能够放开课堂,引导学生在散文的阅读旅程中,去发现散文的潜在价值,这也是老师教学的一种成功。

五、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散文培养语感

古人说:“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教学散文,要让学生诵读体会,潜心涵泳。诵读是提高解读散文能力、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

明代王守仁在《教约》说:“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演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理浃洽,聪明日开矣。”这里强调了诵读要讲究方法,才会有收获。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散文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诵读,如自读、默读、精读、细读、背读,要读出层次,读出感受,读出语气,读出变化,读出情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文章带给自己的冲击和对心灵涤荡般的快乐。在《中语参》举办的同课异构特级教师展示课中,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老王》一文时,除了引导学生对全文的用心诵读外,多处引导学生深度的诵读。尤其是对“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推白骨。”一段的教学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去读,并强调要慢、用沉重的语调进行朗读,体会特定的氛围,读出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心情,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这样的诵读教学,学生对文中内在东西的把握就有深度了。

散文教学,在我们引导下,如果学生诵读时能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自己的理解,用音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调的高昂或沉痛,以及情感的酝酿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体悟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读出美文佳句的韵味,知晓作者的写作用意,就会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在这样的诵读中,学生语感能力就会增强。

六、咬文嚼字,细心体会

散文往往意蕴内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沉醉其中,让他们深入语言的腹地,真正触摸文字的肌肤。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是散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善于在学生忽略处,值得玩味处引导玩味。

傅庚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说:“创作者之深情,渗透于作品中,出其至诚,映现于文字。欣赏之者,亦宜细细咀嚼,然后乃可得之。”教散文,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和词语深入文句之中,反复地体会,细细地揣摩,才能对散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比如,教学《散步》一文,其中的词语品读很重要。如“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一句中“熬”字,细细咀嚼,这里作者不用“过”或“度过”等词语,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对母亲的一种担忧,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作者担忧母亲今年能“熬”过冬天,明年能行吗?母亲能熬过多少个冬天呢?正是这种内心的叩问,才更加感受到陪伴母亲的日子不多了,因此,才有萌生带母亲携妻儿出去散步的想法。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作者在心中不断提醒自己,抓住时间,多陪陪母亲,让母亲在有限之年享受天伦之乐。如果不细细地品味“熬”字的选用效果,就很难获得上面的深度解读,就很难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在《老王》里面,抓住“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镶嵌”一词进行咀嚼,极有价值。“镶嵌”一词,写出了老王完全失去了活力和生气,没有了生命力。然而,从这一词语中,我们读出了以下信息:临终前的老王,凭着知恩图报的内心驱动力,依赖着残存的一点生命,奇迹般地走完了答谢作者杨绛一家的生命之旅。又进一步体现了老王的真诚善良。这一形象可能恰恰是作者多年来心怀愧怍的原因之一。由此看出了作者用词的匠心所在。

在“语参杯”的同课异构中,深圳白传开老师和山东莱芜的特级教师于立国老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都抓住“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玩味“扎”“吱”这一特有的吃鸭蛋的风味,并借助手势和语言的模拟,让学生对作者家乡高邮吃鸭蛋的特有感觉体味了出来,对作者对家乡独有的浓烈的情愫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同时,通过这一扎进语言细处的品读,又能品尝到汪曾祺先生口语化的叙述,品尝到平淡自然中又韵味十足的语言风格。

要真正感受散文的语言魅力,体会作家遣词造句之妙,就必须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外衣,挖掘语言的内涵,去嚼出味道,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七、用比较式阅读教学散文

在散文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式阅读,会加强学生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体会。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是写法的比较,可以是语序的比较,可以是内容的比较。

比如,学习《老王》,可以将课文中结尾的句子与选入教材之前的句子进行比较。原文是“那是一个多吃多拿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选入课文后改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改后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比较,对作者的深意就会有新的认识。教学《端午的鸭蛋》,可以进行局部的语序变化的比较。比如,“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这是汪曾祺先生在文中回忆家乡时的一种表达方式,以短句为主。有的老师在处理这几个句子是,不是简单地处理与忽略,而是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一段用平常说话方式来表达——“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这与前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这种比较,看到这两种表达,虽是字数相同,但是断句不同,却带来了不同的效果。原文长句化为短句,给人感觉语气舒缓很多,显得亲切,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说到家乡的那种特别珍惜、特别怀念之情,而改后的句子显得平淡,通过这种比较,让学生切实去感受作者汪曾祺先生散文的语言特色。

比较,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比较的内容,通过比较,让学生多层面地把握阅读散文的方法,体会散文写作的技巧,感受散文的魅力。

八、唤起学生的联想和调动其想象

中学阶段,尤其初中生是最富有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年龄段,而散文,由于其独有的文体特点,给了我们很多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我们就应根据文本的可想处和可联处,适时地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再现相应的场景。

比如,教学《老王》,调动学生对生活处于底层市民的关注,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回忆,品味生活中的细节,同时唤醒良心,升华责任感。教学《端午的鸭蛋》,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回味,拾起对家乡某物某事的回忆,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为什么对家乡及家乡鸭蛋的深深怀念之情。让学生在“美景再现甚至再造”的体验中享受阅读之乐,从而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和艺术美,提高学生欣赏散文作品的能力。

散文教学中,运用联想,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阅读的思考宽度;运用想象,更能激活学生潜在的思维,唤醒学生相关的所积累的生活元素,在作者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充分利用散文这一文体特点和文本的特有价值,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读散文的技巧:1.会理散文的线索: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散”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析的脉络。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注意抓住两条线:一是明线叙述线索可按场景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二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是暗线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或多或少的感情在里面,作者对人态度的变化、对景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要抓住。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所在。2.会品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像诗词而凝炼、优美、形象、含蓄;它又像口语而浓淡皆有,自然流畅。我们的品析时,首先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品析的语言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次注意把握好角度,一般从准确性、严密性、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分析。 3.会抓散文的重点句:一般要注意散文的三种句,一是起始句,它往往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紧扣主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二是过渡句,往往是场面的变换、叙述角度的变化的过渡,抓住它能理清文章的脉络;三是点明主旨句,它常常出现的文章的末尾,抓住它能把握住文章的主旨。答题技巧:一、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方法

1.举例子:具体形象 2.打比方:生动形象 3.作比较:突出强调 4.分类别:条理清晰 5.列数字:具体准确 6.下定义:科学准确 7.引用:更具体

二.说明语言

1准确性 2平实和生动

记叙文阅读

一.修辞方法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

二.表达方式

1.记叙 2.议论 3.抒情 4.描写 5.说明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 1.渲染气氛 2.烘托情感 3.表现任务性格或主题 4.推动情节发展

议论文阅读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 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全面深刻

句子作用是:(1)总领全文【在开头】(2)承上启下(3)引出下文(4)提纲挈领【在最后】

二、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例如: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三、话的含义:就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句话。

注意:无论什么阅读题,解答时都要做到在“字不离段,段不离章”,答案一定要有{文章中的语句},因为答案就在文章中,自己编的总赶不上作者说的吧

散文阅读技巧

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细腻生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②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③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④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⑤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二散文的快速阅读及答题技巧。

1.捕捉线索:散文的线索可以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朦胧到明朗,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内容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一定的语言标志、文章的题目等都是捕捉线索的主要切入点,另外,游记类散文一般以游踪为线索。

2.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3.透析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散文布局谋篇的外在形式,回答问题时通常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对比、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等作为鉴赏的术语。

4.研读重点: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

5.揣摩关键:作者情感态度转化的语句、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文章的主旨句是揣摩的关键。一定要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前后照应、整体观照;要紧扣语境来答题。

6.张扬个性和唤醒个性体验:散文的重点是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要对其中的感情和观点进行评说和鉴别,写心得往往是考查的主要形式。它一般要从内容、语言、写法、作用等方面发表意见,观点明晰、论据充分,要紧扣散文的主旨内容。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下面就散文阅读、答题方法以及考点分析等方面略作指导。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查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有时也晃衬托,对比,饲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

谈感受是散文阅读发展性考题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三、看散文对写小说有帮助吗

看多了就有灵感了

大多数的小说里都有一个故事,所以我们想要写小说,似乎也该先找个故事。找什么样子的故事呢?从我们读过的小说来看,什么故事都可以用。恋爱的故事,冒险的故事固然可以利用,就是说鬼说狐也可以。故事多得很,我们无须发愁。不过,在说鬼狐的故事里,自古至今都是把鬼狐处理得象活人;即使专以恐怖为目的,作者所想要恐吓的也还是人。假若有人写一本书,专说狐的生长与习惯,而与人无关,那便成为狐的研究报告,而成不了说狐的故事了。由此可见,小说是人类对自己的关心,是人类社会的自觉,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纪录。那么,当我们选择故事的时候,就应当估计这故事在人生上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启示;

也就很显然的应把说鬼说狐先放在一边--即使要利用鬼狐,发为寓言,也须晓得寓言与现实是很难得谐调的,不如由正面去写人生才更恳切动人。

依着上述的原则去选择故事,我们应该选择复杂惊奇的故事呢,还是简单平凡的呢?据我看,应当先选取简单平凡的。故事简单,人物自然不会很多,把一两个人物写好,当然是比写二三十个人而没有一个成功的强多了。写一篇小说,假如写者不善描写风景,就满可以不写风景,不长于写对话,就满可以少写对话;可是人物是必不可缺少的,没有人便没有事,也就没有了小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把一件复杂热闹的事写得很清楚,而没有创造出人来,那至多也不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并不能成为小说。因此,我说,应当先写简单的故事,好多注意到人物的创造。试看,世界上要属英国狄更司的小说的穿插最复杂了吧,可是有谁读过之后能记得那些勾心斗角的故事呢?狄更司到今天还有很多的读者,还被推崇为伟大的作家,难道是因为他的故事复杂吗?不!他创造出许多的人哪!他的人物正如同我们的李逵、武松、黛玉、宝钗,都成为永远不朽的了。注意到人物的创造是件最上算的事。

为什么要选取平凡的故事呢?故事的惊奇是一种炫弄,往往使人专注意故事本身的刺激性,而忽略了故事与人生有关系。这样的故事在一时也许很好玩,可是过一会儿便索然无味了。试看,在英美一年要出多少本侦探小说,哪一本里没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呢?可是有几本这样的小说成为真正的文艺的作品呢?这种惊心动魄是大锣大鼓的刺激,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动。小说是要感动,不要虚浮的刺激。因此,第一:故事的惊奇,不如人与事的亲切;第二:故事的出奇,不如有深长的意味。假若我们能由一件平凡的故事中,看出他特有的意义,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它便具有很大的感动力,能引起普遍的同情心。小说

是对人生的解释,只有这解释才能使小说成为社会的指导者。也只有这解释才能把小说从低级趣味中解救出来。所谓《黑幕大观》一类的东西,其目的只在揭发丑恶,而并没有抓住丑恶的成因,虽能使读者快意一时,但未必不发生世事原来如此,大可一笑置之的犬儒态度。更要不得的是那类嫖经赌术的东西,作者只在嫖赌中有些经验,并没有从这些经验中去追求更深的意义,所以他们的文字只导淫劝赌,而绝对不会使人崇高。所以我说,我们应先选取平凡的故事,因为这足以使我们对事事注意,而养成对事事都探求其隐藏着的真理的习惯。

有了这个习惯,我们既可以不愁没有东西好写,而且可以免除了低级趣味。客观事实只是事实,其本身并不就是小说,详密的观察了那些事实,而后加以主观的判断,才是我们对人生的解释,才是我们对社会的指导,才是小说。对复杂与惊奇的故事应取保留的态度,假若我们在复杂之中找不出必然的一贯的道理,于惊奇中找不出近情合理的解释,我们最好不要动手,因为一存以热闹惊奇见胜的心,我们的趣味便低级了。再说,就是老手名家也往往吃亏在故事的穿插太乱、人物太多;即使部分上有极成功的地方,可是全体的不匀调,顾此失彼,还是劳而无功。

在前面,我说写小说应先选择个故事。这也许小小的有点语病,因为在事实上,我们写小说的动机,有时候不是源于有个故事,而是有一个或几个人。我们倘然遇到一个有趣的人,很可能的便想以此人为主而写一篇小说。不过,不论是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人与事总是分不开的。世界上大概很少没有人的事,和没有事的人。我们一想到故事,恐怕也就想到了人,一想到人,也就想到了事。我看,问题倒似乎不在于人与事来到的先后,而在于怎样以事配人,和以人配事。换句话说,人与事都不过是我们的参考资料,须由我们调动运用之后才成为小说。比方说,我们今天听到了一个故事,其中的主人翁是一个青年人。可是

经我们考虑过后,我们觉得设若主人翁是个老年人,或者就能给这故事以更大的感动力;那么,我们就不妨替它改动一番。以此类推,我们可以任意改变故事或人物的一切。这就仿佛是说,那足以引起我们注意,以至想去写小说的故事或人物,不过是我们主要的参考材料。有了这点参考之后,我们须把毕生的经验都拿出来作为参考,千方百计的来使那主要的参考丰富起来,象培植一粒种子似的,我们要把水份、温度、阳光……都极细心的调处得适当,使他发芽,长叶开花。总而言之,我们须以艺术家自居,一切的资料是由我们支配的;我们要写的东西不是报告,而是艺术品--艺术品是用我们整个的生命、生活写出来的,不是随

便的给某事某物照了个四寸或八寸的像片。我们的责任是在创作:假借一件事或一个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所要发生的情感与情调,都由我们自己决定,自己执行,自己作到。我们并不是任何事任何人的奴隶,而是一切的主人。

遇到一个故事,我们须亲自在那件事里旅行一次不要急着忙着去写。旅行过了,我们就能发现它有许多不圆满的地方,须由我们补充。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其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不熟悉或不知道的。我们要述说一个英雄,却未必不教英雄的一把手枪给难住。那就该赶紧去设法明白手枪,别无办法。一个小说家是人生经验的百货店,货越充实,生意才越兴旺。

旅行之后,看出哪里该添补,哪里该打听,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去认真的扮作故事中的人,设身处地的去想象每个人的一切。是的,我们所要写的也许是短短的一段事实。但是假若我们不能详知一切,我们要写的这一段便不能真切生动。在我们心中,已经替某人说过一千句话了,或者落笔时才能正确地用他的一句话代表出他来。有了极丰富的资料,深刻的认识,才能说到剪裁。我们知道十分,才能写出相当好的一分。小说是酒精,不是搀了水的酒。大至历史、民族、社会、文化,小至职业、相貌、习惯,都须想过,我们对一个人的描画才能简单而精确地写出,我们写的事必然是我们要写的人所能担负得起的,我们要写的人正是我们要写的事的必然的当事人。这样,我们的小说才能皮裹着肉,肉撑着皮,自然的相联,看不出虚构的痕迹。小说要完美如一朵鲜花,不要象二簧行头戏里的“富贵衣”。

对于说话、风景,也都是如此。小说中人物的话语要一方面负着故事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人格的表现--某个人遇到某种事必说某种话。这样,我们不必要什么惊奇的言语,而自然能动人。因为故事中的对话是本着我们自己的及我们对人的精密观察的,再加上我们对这故事中人物的多方面想象的结晶。我们替他说一句话,正象社会上某种人遇到某种事必然说的那一句。这样的一句话,有时候是极平凡的,而永远是动人的。

我们写风景也并不是专为了美,而是为加重故事的情调,风景是故事的衣装,正好似寡妇穿青衣,少女穿红裤,我们的风景要与故事人物相配备--使悲欢离合各得其动心的场所。小说中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须有它的存在的意义。一个迷信神鬼的人,听了一声鸦啼,便要不快。一个多感的人看见一片落叶,便要落泪。明乎此,我们才能随时随地的搜取材料,准备应用。当描写的时候,才能大至人生的意义,小至一虫一蝶,随手拾来,皆成妙趣。

以上所言,系对小说中故事、人物、风景等作个笼统的报告,以时间的限制不能分项详陈。设若有人问我,照你所讲,小说似乎很难写了?我要回答也许不是件极难的事,但是总不大容易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arteax.com/48677.html

分享给朋友:

“阅读散文有什么经验吗(如何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的相关文章

紫塞壁立 雄姿依旧

紫塞壁立 雄姿依旧,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明王朝将长城建筑艺术推向了极致,山西北部的雁门长城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作。这段长城沿恒山山脉西段勾注山、夏屋山分布,蛇行于山脊,绵延于天际,像一条金蛇在青山间飞舞。雁门长城虽修筑于明代,但许多土石多就地取材于北魏时期修建的“畿上塞围”。跟其他许多名关相比,雁门关的...

准备好迎接人生的烟雨了吗这些校友的毕业致辞哪句打动了你

准备好迎接人生的烟雨了吗这些校友的毕业致辞哪句打动了你,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第二,成功源于勤苦和专注。这一点对应我们校训中的"笃行"!同学们,你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有多少?有没有拿手机刷抖音或者微信视频、一刷一个小时?有没有半小时不检查微信好友留言就感觉不自在?如果有这样经历,你应该戒掉!第三,情商...

祝贺朋友生孩子祝福语怎么发来看看这些充满幸福的文案吧!

祝贺朋友生孩子祝福语怎么发来看看这些充满幸福的文案吧!,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祝贺朋友生孩子祝福语怎么发?来看看这些充满幸福的文案吧!恭喜你们新添了生命的成员!愿新生宝宝健康成长,带给你们无尽的快乐。祝贺宝宝的降生,愿他/她的到来为你们的家庭带来无限的幸福。宝宝的到来,让你们的生活更加完整,愿你们的...

侄女心悦作文展示《他伤心了》

侄女心悦作文展示《他伤心了》,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他伤心了 在五彩缤纷的童年中,喜怒哀乐是常有之事,它们就像一个个气球,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其中,他伤心了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幕。 那天,我们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来了,他面带微笑地向我们问好,让我们复习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再抄了两遍单...

这7首教你古诗赏美景,爱自然!

这7首教你古诗赏美景,爱自然!,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心静了,日子才能过得波澜不惊,才能于平淡生活中发现美好。拈花一笑一人静,岁月静好风奈何!《种桃杏》唐·白居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放平心态,安静平和,...

长城到底有多长

长城到底有多长,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9月15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将在河北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和秦皇岛两地共同举办。为期三天的盛会将通过精彩的艺术交流活动,传播、传承“一带一路”与万里长城共同承载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和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